科教文库
眼科中心连续三年四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日前,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传来消息,浙二眼科中心方肖芸主任医师的科研项目《视乳头作为微电极刺激器植入部位用于人工视觉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也是继2004年吴仁毅博士、2005年姚克教授和叶娟副教授之后,眼科中心又一位获得这一国家最高级别科研基金的专家。连续三年四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充分体现了浙二眼科中心科研实力。
人工视觉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眼科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其原理是根据视觉形成的光-电转换原理,从工学角度出发,采用电脉冲信号刺激那些失明眼视路上残存的神经细胞及其网络连接,诱导其反应并向上传递信息, 从而产生光感觉、定位觉、图形觉、运动觉,使其重新获得一定的功能视力。微电极刺激器(芯片或假体)的植入部位是人工视觉开发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方肖芸主任医师是浙二眼科中心的一位年轻专家,对各种眼科疾病尤其对眼底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曾受聘赴日本大阪大学参与黄斑疾病诊疗方法及人工视觉的开发研究工作,在这一研究领域有较深的造诣。这次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课题《视乳头作为微电极刺激器植入部位用于人工视觉开发的可行性研究》,着重探讨视乳头作为微电极植入部位,通过微电刺激视神经研发人工视觉的可行性,旨在为该领域开辟一创新性研究思路,为将来、联合相关学科研制一体化多极视神经刺激器及研究模式化刺激、进行临床急性实验及开展慢性临床实验提供必要资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最高级别的国家科研基金,只有特别优秀的项目才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多年来,浙二眼科中心始终瞄准国际一流眼科中心的目标,积极建设具有鲜明专科特色的研究型眼科中心,医疗、科研、教学全面发展。浙二眼科中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中如此高的“命中率”,这在浙江省眼科界一枝独秀,处于绝对领先地位。